首页 武冈文学 武陵井的传说

武陵井的传说

黄三畅 2011-06-25 16:31 15
姜远林点评:天赐琼液玉露,万年润王城!

拙作发于四川《龙门阵》2011第六期,原题为《武陵井水仙境来》。现转载于此,以博家乡朋友一笑。


                                                  武陵井的传说

穿过湘西南古城——武冈城的水西门,沿着叫新陵街的街道走不远,就可见街旁的栏杆下面,有一口长方形的井,那清洌的井水从井沿一侧的缺口欢快地溢出。沿着栏杆侧边的石阶下到井旁,则只见井面上泛起浅浅的涟漪,满井的水澄澈而剔透,如琼液,似清玉;令人觉得只可赏鉴而不敢触摸。井的另一侧,与栏杆相对的是一座龙王庙,——有水就有龙王,二者是相依为命的 ——龙王庙走廊边沿的条石上,镌了三个遒劲的字:“武陵井”。 

是的,这就是武陵井,是湖南二十八古井之一,与洞庭湖君山柳毅井、长沙白沙井齐名;也是旧时“都梁十景”(武冈旧称都梁)之一,名“武陵春色”。井用青石板砌成四方形,长约七尺,宽有三尺余,深呢,虽可见井底丝草飘曳,实际上有七八尺,原因是水太清了。井水丰盈,一年四季源源不断地从缺口溢出;冬暖夏凉,味道带点甜。 

这井最初当然是无名井。有一天早晨,有人来挑水看见几瓣桃花浮在井面上,以为是从井眼里流出来的,于是当作特大新闻叫大家来看。大家看了,都认可桃花是从井眼里流出来的。既是从井眼里流出来的,那么井眼的源头在哪里?那里一定有桃花啊!很快,一个饱学之士脑海里电光石火般闪了几下,就推测出来了:井眼的源头在桃花源。他还晃着脑袋抑扬顿挫地吟诵:“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又说,“那桃源仙境在武陵,我们的井水既是从那里流来的,就是仙水了,井就叫武陵井吧!”大家也认可了。后来官方也认可了,别的文人当然也认可了。无论是官宦还是平民,凡读过陶渊明《桃花源记》的,谁不喜欢那种境界?人们又干脆在井周围植上桃树,春天桃花盛开时,夭夭灼灼,如霞似锦,风亦被染香,井里自然也常有桃花“流出”。 

好事传千里,来看景致来饮井水的人自然多起来了。唐代的王昌龄,被贬到龙标后曾写过两首送人往武冈的诗,对“青山一道同云雨”的武冈,他可谓心驰神往,于是也终于到武冈来游览了。据宋代《都梁志》,他的“武陵春色”是这样的:“红绽夭桃缀小春,清深甘井艳浮新。东风阅尽娇花面,不见渔人更问津。”宋代著名诗人陈与义也来了。宋室南度后,陈与义辗转来到湖湘,在武冈乡下结茅而居十多年,自然禁不起“武陵春色”的诱惑。据明代《武冈州志》,他的“武陵春色”是这样的:“当日仙源路已迷,武陵何事又名题。料想洞口春常在,流水桃花过此溪。” 

但不只是“桃花流水过此溪”。又有一年,城外的资江涨“端午水”,城内这武陵井水也泛得更大更猛,有人来井里洗菜时,突然看见有一块什么东西荡了出来,他捞起来一看,是一块断桨。井里怎么流出船桨来了?再仔细一看,桨上居然写着字,写的是“峨眉山”。“四川峨眉山的船桨流到我们井里来了!”这爆炸性消息很快传遍了全城,于是人们推断,这井水的源头有两支,另一支在四川峨眉山,那里的人赛龙舟时折断了桨,桨就顺着一条通道流来了。武冈人们也引以为荣:峨眉山也是仙境,这井水当然是加倍的仙水了!难怪这么好吃啊! 

渐渐地,井周围建了房子,形成街道。人们用井水做饭、蒸酒、打豆腐、做米粉、熬糖……比别处的都好。尤其是夏天,热烧 烧地劳作回来,到井里舀一勺水灌下去,水流到哪里把清凉引到哪里,那是何等的惬意赛神仙啊! 

而美好的东西,“统治阶级”总是要享用的,何况有些“统治阶级”还喜欢附庸风雅。到了明初,朱元璋的第十八子朱楩被封为珉王来到武冈,那正是夏天,“下车伊始”,有人给他捧来一盏凉水,他喝了,连说,“好水!好水!”王府选址时,共有三个方案摆在他的案头,他朱笔一挥,挑中了离“好水”武陵井不远的山坡上那一个。井水“御用”了,井也热闹起来了。想想那时的情景吧,偌大的王府,每天要用多少水?王府里挑水的佣奴,岂止一个两个?他们来来往往地挑,把从王府到井边的石级路淋得湿漉漉的,路两边的花草因水的滋润而更翠嫩鲜艳;宫女们也挑着后妃和王子王孙换下的衣裙,娉娉袅袅来到井边洗涤,捶衣的声音传去很远。这是怎样的一种意境!而井水泡的茶,有一种特殊的香味;夏天用井水冰的水果,显得更加爽口:朱家的王子王孙们还不对井褒奖有加么。王府里的人自然要把井介绍给从京城和其他地方来的宾客,宾客们自然也要去看井,品尝井水,其中自然也有吟诗作赋的。“源头仙露白云连,浩荡春光有品题。阮肇刘晨何处去,桃花流水出山溪。”这首诗的作者明朝人熊昱,就是来武冈册封珉王的大员。 

到了明末清初,桂王朱由榔迁来武冈,那也是夏天,无独有偶,让朱由榔解渴的也是武陵井的水,朱由榔捧一杯一饮而尽后也连说,“好水!好水!”可惜他在武冈建了“永历皇朝”后没过几个月就被迫出走,临行时叹息说:“朕何时才能再喝到武陵井的水啊!”随行者给他带了一罐,不知他喝了多久。 

以后呢,清朝武冈州的衙门,民国武冈县的衙门,都“陈陈相因”而设在离井不远的那片坡地。耐人寻味的是,旧时的青楼翠馆,也设在武陵井附近一条街上,那些娉婷妖娆的秦姬楚腰们,一定认为井水能使她们更加肤如凝脂脸若桃花吧。 

新中国成立后,武冈县府也建在那片坡地。直至20世纪80年代,从县府通向武陵井的抽水的铁管,还龙一样匍匐在坡上。

现在呢,现在武冈城“普及”了自来水,井周围的人还是要去井里挑水,洗菜洗衣:舍不得那水啊。那砌在坡上、一头连着井街一头连着旧时珉王府的百余级石阶,被踩得更光滑了。 

“一从成井里,无复辨烟霞”(明•潘应斗《武陵井》)。虽然自井周围成了里巷后没有桃花了,也就没有“烟霞”了,且秋冬时节井水也小些了。但是,这样一口古井能流到今天,不能说不是大自然的恩赐。 

哪里有源头活水,哪里就有灵性,哪里就能营造鲜活亮丽的春色。从这个意义来说,“武陵春色”仍然迷人。

愿春色长存。

作者 黄三畅
通联地址 湖南武冈市二中(教工10号信箱)
邮政编码 422400

阅读 9973
分享到:
评论列表

兵子驼

下次一定去找找这个地方看看.

2512年前

兵子驼

我这次回家了,没有找到这地方.

1712年前

长发飘飘

黄老师的美文一定得!

2312年前

黄三畅

感谢,非常感谢诸位捧场!

2312年前

阳光广告

其实武冈是个人杰地灵的地方,是全国七十二福地之一,但是现在的武冈无论是人和物,比不上以前了。

1912年前

小四儿

曾在今年4月份回武冈的时候在老街那看到这井。
好井加好文,得细读。

3512年前

钟文晖

特意登录顶一下三畅老师美文!

2512年前

钟文晖

哈哈,7楼的伙计真遗憾,至今尚不知武陵井在何处?!

2912年前

言宋

这武陵井还有这么多名堂呀。我们那里人说成五里井-----是我听错了,还是他们说错了。至今仍不清楚这井在城中何方,回家时一定去看看。

2512年前

替天行道

文章,我看了几次了,只见没人顶贴就路过,现在,我也来顶一下!

2512年前

姜远林

特意登陆顶黄老师美文!

2512年前

蕭二郎

闯王,
你是不是上次和我打那次赌,
你输了?
结果JJ烂了?
去瞧医生了?
没空搭理我??

2412年前

月光族

我是喝武陵井的水长大的,我外婆家就在武陵井边。

2912年前

蕭二郎

哪里有源头活水,哪里就有灵性,哪里就能营造鲜活亮丽的春色。从这个意义来说,“武陵春色”仍然迷人。
愿春色长存。

2512年前

蕭二郎

如此美文竟然无人顶无人加精?
闯王你死哪里去了??
鄙视!!

2612年前

发表评论

已输入0/200 个字!

关注武冈人网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