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武冈资讯 都梁人文谱简介(之一)

都梁人文谱简介(之一)

波心涛影 2009-06-16 16:31 9
言宋点评:挺好!介绍很全面!

都梁人文谱简介(之一)

武冈王城广场新做了两面壁画:一曰“都梁人文谱”;一曰“都梁风俗图”,均为汉白玉阴刻。作者是陈白一教授(一级美术师,邵阳人,著名工笔人物画家)。“都梁人文谱”用白描手法,刻画了自春秋战国至近代与武冈有过历史渊源的20位历史名人的形象(其中只有两位是土生土长的武冈人),每人配小诗一首,简练传神。我拍摄了这些人物并录图上诗文,搜集了简要说明,供有兴趣的老乡一乐:

☆屈原☆ 

  忧愤一腔旧梦遥,行吟济水友渔樵。吾侪欲效灵均笔,也向人前唱楚骚。

  清修《湖广通志》卷97:“渔父亭,在州东五十里沧浪水,相传屈原与渔夫相见处。”二千多年过去了,武冈城东水路口至今还留有“曲(屈)里渡口”古地名、“渔父亭”旧址和“三闾大夫庙”遗址。

☆刘遂☆ 

  一肩大任领都梁,水复山重拓莽苍。兴废千秋余感慨,逝波淘尽浪沙凉。

  公元前124年,汉武帝刘彻封长沙定王之子刘遂为都梁侯国敬侯,侯址在今市郊七里桥,是以武冈又称都梁,至今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

☆陶侃☆ 

  云山胜境远浔阳,陶令英名誉楚湘。依旧学宫依旧杏,仍随渠水诉沧桑。

  晋朝的陶侃(陶渊明祖父)曾任武冈县令。陶侃在今骧龙桥头勘察地形并督办学宫,并亲手在学宫前种下了两棵银杏。“双杏参天”曾为武冈十景之一。其中一棵银杏树至今还活着。

☆郦道元☆ 

  渟水年年汩汩来,都梁香草润吟怀。水经曾记西山麓,瑶蕊琪花次第开。

  北魏地理学郦道元《水经注》中记载:“县西有小山,山上有渟水,既清且浅,其中悉生兰草,绿叶紫茎,芳风藻川,兰馨远馥。俗谓兰为都梁,山因以号,县受名焉。”

☆王昌龄☆ 

  几脉青山雨后娇,每逢斜月忆龙标。轻帆快棹随风去,已过通波第几桥。

  曾写《送柴侍御之武冈》:流水通波接武冈,送君不觉有离伤。 青山一道同云雨,明月何曾是两乡。

☆韩愈☆

  文采斐然说劝降,碑中往事细端详。帝王封建千秋史,功过从来费榷商。

  《曹成王碑》系韩愈撰文,记述李皋生平事迹。曹成王李皋系曹王李明(唐太宗李世民之子)的玄孙。建中元年(780)四月,李皋出任湖南观察使后,奉命带领五万之兵征讨镇守武冈、聚众反叛的王国良。他致王国良信中说,你和我都是被奸佞所陷害,我已蒙圣昭雪,不忍心杀你,何不早早归降?王国良羞畏乞降,还在犹豫不决之中,李皋装扮成使者,一人一骑日夜兼行五百里,来到武冈县城,敲城门大呼招降。王国良不得已,马上认错朝拜,全军投降。

☆柳宗元☆ 

  遥记武冈总是缘,皆为迁客动缠绵,一怀济世兴邦策,托付山川化锦笺。

  唐元和六年,“黔巫东鄙,蛮獠杂扰”,实际情况是水灾引发了苗瑶人民起义,于是朝廷派湖南观察使柳公绰(柳宗元的叔父)征讨。柳公仅“提卒五百,屯于武冈”,不用武力,只是劝慰招抚,化干戈为玉帛,而使得“杂扰”平息,生民安居。于是柳公之侄、时已被贬永州的柳宗元感慨系之,在武冈子民的一片赞颂声中,写下《武冈铭》,以歌其事,以颂其德。

☆王安石☆

  同保砯崖出半山,摩崖渐老见苍斑。名山借重荆公笔,风雨千秋不改颜。

  相传北宋王安石在武冈市同保山手书“砯崖”,留下二字摩崖石刻。

☆文天祥☆

  奎文阁记呈千秋,秀丽云山入一流。细读华章怀信国,阁楼淳水雨悠悠。

  宋代的爱国主义诗人文天祥,曾热情洋溢地在武冈写下了《武冈军学奎文阁记》。盛赞“都梁称伟观矣”和“都梁之士必有感道怀和、争自奋拔于文明之世者矣!”

☆陈与义☆  

  客居南楚地,恨未遇明时。借得重阳酒,浇成忧愤诗。

  南宋著名诗人 陈与义寓居武冈数年,存有诗章数十篇。其中一首《武陵春色》,被载入边城武冈地方志史册:“当日仙源路已迷,武陵何事又名题。料想洞口春常在,流水桃花过此溪。”

☆李道纯☆

  一代宗师气宇昂,养生学说显真常。中和所致通儒释,千古云山作道场。

  宋末元初著名道士、道教理论家,武冈人。李道纯是内丹学大家,后人集其言论为《清庵莹蟾子语录》和《中和集》。

☆吴良☆ 

  凿成方石筑城墙,始有金汤固武冈。六百年来南楚地,经风历雨话吴良。  

  武冈古城池的设计师是设计北京十三陵的吴良。作为城池的重要组成部分――古老的城墙曾名闻天下:“宝庆狮子东安塔,武冈城墙盖天下”。

☆朱楩☆ 

  道自朱楩迁武冈,王城始建历沧桑。千秋功过任评说,一抹残垣对夕阳。

  明成祖永乐21年(1423年)10月,岷王朱楩(朱元璋第18子)从云南迁武冈州城,翌年建王邸,世袭9代,历时219年。

☆李时珍☆

  奇花异卉遍都梁,最是幽兰别样香。药圣觅求添本草,一根一叶尽芬芳。

  相传李时珍为写《本草纲目》,“搜罗百氏”,“采访四方”,曾涉足武冈,采摘过武冈“都梁兰”。

☆郑维城☆

  一朝盛誉满天涯,真武状元始自他。回首功名如梦冷,明亡不仕种枇杷。

  武冈州龙头团人(今辕门口玉龙村)明熹宗天启二年(1622年)中武科进士,殿试登武科状元。历官刘河游击、舟山参将、总兵、都督。明亡后,弃官为民,归居田园。

☆王夫之☆

  一路旌旗猎,停舟济水旁。将军弓箭折,秋雨冷潇湘。  

  明末著名思想家,崇祯17年(1644年)王夫之至武冈州途中,目睹兵战离乱,饿馁不堪而作此诗:一掏野蒿香,刀兵剩此身。晴光频射目,苗气不怀新。乱定兵难戢,年丰国尚贫。苍天知近远,欲问已含嚬。

☆韩马迪☆

  久慕云山涉赧溪,命名采撷尽珍奇。游人也学前人样,漫指物华举世稀。

  1921年,奥地利植物学家韩马迪从长沙步行来到云山。在茫茫3000多亩原始次生林中,采集到植物标本300多种,并发现植物新种80多个。远离世俗的云山从此声名远播,成了海内外许多人心中的“植物宝库”。

☆邓小平☆ 

  马跃城墙坚,木瓜夜未眠。埋钱萝卜地,风范烁千年。

  1930年冬,张云逸、邓小平率红7军攻武冈城不克,从城西木瓜桥撤离武冈。军队对老百姓秋毫无犯,当地躲兵归来人们发现了很多被拔掉了萝卜的土坑,而每一个新鲜的土坑里,都放有一枚铜钱。

☆晏阳初☆

  学重千秋范,名高一代师。钟声依旧在,桃李总逢时。

  著名教育家、社会学家。四川巴中人。主要从事平民教育和社会改造工作。1941年2月,晏阳初先生把湖南衡山乡村师范迁至武冈,这样,武冈师范就诞生了。

☆李明灏☆

  国难出雄才,洞庭学府开。中山堂畔树,尽是栋梁材。

  原国民党第九十七军中将军长。七七事变后,任中央军校武汉分校主任(后迁湖南武冈,改为中央军校第二分校,现处于湖南武冈第二中学校内)在5年多时间里,为抗日战争培训了大批中层军官,被誉为军事教育家。

阅读 1.7万
分享到:
评论列表

波心涛影

回姜兄:黄埔军校是个传统的名称,中央军校二分校即黄埔军校二分校(武冈二中前身),在很多场合人们习惯使用后者。

5314年前

波心涛影

谢各位光临!
回秋心:都梁兰是传说中的“仙草”,到底是那种兰,众说纷纭,莫衷一是。就当她是兰心蕙质的梦中情人吧:人人心中有,美妙各不同!

2714年前

兵子驼

楼主的这些画很有保存的价值,感谢你的上传了。

2114年前

云中客_13270

这个很好,增加了武冈的人文味。
感谢楼主!

4414年前

姜远林

中央军校以前没听说过,以前只听说过黄埔军校二分校啊。

5514年前

秋心

都梁兰到底是什么样子的?搜不到图片

7114年前

言宋

不客气。哀伤也应作离伤。

2414年前

波心涛影

“沅水通波”应为“流水通波”--还是唐教授严谨,谢了!

2914年前

言宋

王昌龄的诗,与通行本有异,我作了处理。

3214年前

发表评论

已输入0/200 个字!

关注武冈人网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