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武冈文学 中国的家长*

中国的家长*

钟世华 2016-06-24 23:11

 

钟世华


 

 

中国的家长普遍不会说“读书改变命运”这句话,但骨子里却莫不无师自通地懂得这个道理,都有那么一刻在企求过这个读书的终极目标。当然他们同时还懂得,为了改变命运这个终极目标,使出什么手段都可以,而读书不过是手段之一。所以在大学生、中专生包分配的年代,中国的家长脸朝黄土背朝天,只要能供出一个大学生、中专生,红汗黑汗都无畏,累死累活也心甘。而当铁饭碗打破后,市场经济搞活后,就业门路拓宽后,不读书也能捞大钱后,读书无用论也由他们中的一些先觉首先喊出。

中国的家长,往往在孩子刚接受学校教育的时候信心十足,热情十足,都本能地相信自己的孩子就是天才,都会充满爱怜、期待与喜悦地在教室外面看着孩子窃笑。中国的家长往往都相信智力的早期开发,信奉笨鸟与聪明鸟都要先飞的投机取巧;都会在爱迪生、爱因斯坦小时候的笨故事中读出幽默;都不大反感自己的孩子在幼儿园背唐诗三百首,做十以内加减法。寒暑假的时候,幼儿园接送车辆依然迎来送往,中国的家长不仅不会发觉里面有异常,有猫腻,还很热情地与司机叔叔、幼儿园阿姨打招呼。即便发觉了,明知这是为了抢生源、抢生计,也多是理解与默默地支持,而同时小算盘都是这样打的:毕竟孩子闲着也是闲着,毕竟多学些东西绝不是坏事。而随着孩子年级的逐年上升,终于发觉孩子并非都是自家的好,多半家长的热情逐年递减。

中国的家长有时也会在家里辅导孩子写作业。中国的家长在家里要对孩子的学习表示关怀时,差不多都只会说那句话:家庭作业完成了吗?而且并不介意孩子写作业时拿两个凳,坐一个矮凳,趴一个高凳。中国的家长在购置或打造家具时,几乎都想不到同时也为孩子备一套与学校里差不多的课桌凳。中国家长的住宅里再窄小,也容得下一张麻将桌,一张饭桌,一张电脑桌;再宽敞,也只容得下一张麻将桌,一张饭桌,一张电脑桌。中国的家长往往从床头上、从柜角里拿不出一本像样的书给孩子读。孩子要读书,必得是学校现喊,才现看现买。中国的家长往往能接受一些学校一些老师倡导的给孩子买一些课外书读的建议。他们中一些人往往还会先找老师咨询给孩子买什么书合适,表示对老师的意见很理解很赞同。第二天,许多孩子的书包里往往会多出一本或一套优秀作文选。中国的家长自己一般不读书,与人或听人说到“读书”两个字的时候,他们第一时间联想到的往往是学校、学生以及自己的孩子,有时也会说一句:我们那时候的读书……

中国的家长普遍认为读书是件苦事;普遍认为学生时代苦,基本上就是读书苦;普遍认为“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都是读书格言,而“头悬梁”“锥刺股”都是勤奋故事。中国的家长要么不相信快乐学习,要么太迷信快乐教育。中国的家长在区分学习过程中的孩子时,往往将他们划归为自觉的和不自觉的,很少甚至基本上不会将他们划归为快乐的和不快乐的,享受的和受罪的。中国的家长往往会因为学校制造出的快乐学习感动不已,却基本上不会为学校剥夺走的学习快乐而深表遗憾。

中国家长心目中最好的老师,差不多全是期末考试成绩排全区、全乡或者全校第一名的老师。中国家长心目中最好的学校,差不多全是考上重点中学、重点大学几率最高的学校。中国家长心目中最好的学生,差不多全是学习成绩在班上最拔尖的学生。中国家长的脸上大多有张共同的晴雨表:每次孩子考好了,比孩子还兴奋;每次孩子考坏了,又比孩子还性急。孩子成绩好了,孩子不可爱也可爱;孩子成绩不好了,孩子就是可爱也让人觉得不可爱。

中国的家长往往会被中国的教育表述为素质太低,以至于在一些学校的一些家长会上,总以为底下坐着的是一群对教育什么也不懂的、没素质的家长,中国教育的不景气,他们要负一半责任,甚至是大半责任。他们的被认为不懂、不作为,往往会让一场很友善的家长会,开着开着就成了家长教育会。所谓要办家长学校,基本上就出于这样的考虑。结果家长没被教育好,也不知道还有什么原因,家长与学校总是较着劲,从此学校不愿意家访,家长不愿意校访,哪天有学生被两头逼得跳楼了,就开始互相扯皮打官司,一直打到今天的学生明天做了家长,再被表述为“中国的家长素质太低”。

今天的家长是昨天的学生,今天的学生是明天的家长。中国家长的素质太低,基本上反映了中国教育的素质太低;中国家长的种种问题,很少哪一样能逃得出中国教育的问题。

中国的家长中,有相当一部分,毕生从事着太阳底下最崇高的学校教育工作。

 



* 本篇最初发表于《杂文月刊》


阅读 1.0万
分享到:
评论列表
暂无评论,期待您的精彩留言
发表评论

已输入0/200 个字!

关注武冈人网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