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武冈文学 武冈这些家珍物件,特定年代备受青睐,看看都有哪些人家用过?

武冈这些家珍物件,特定年代备受青睐,看看都有哪些人家用过?

先进文化 2021-06-22 11:56 1

数家珍  说变化  励后人

武冈人网:杨进文(苗族)

时光匆匆,一去不复返。尤其是那年月用过的一些老物件已消失在时间的长河里,一旦被回忆打捞起,就像人一样,恰似故人归。它们给人的感觉是那么拙朴,写着油渍斑驳的八仙桌、锈迹斑斑的手电筒和笨重的蝴蝶牌缝纫机……都在那个特定的年代备受青睐,成为人们生活中的必需品。

八仙桌

在湘桂边界我们城步苗家山寨,如果家里来了客人,按照习俗,视为贵客的必须让其坐在八仙桌,举杯畅饮,把酒言欢,品味佳肴。

我们苗家的八仙桌大多数摆放在堂屋里,成一个正方形状,四平八稳,十分大气。主家在让客人入座之前,要注意看八仙桌摆放的规矩是否正确,也就是看一看桌面上的线条缝要呈横行则可以了。

八仙桌一般可坐8人,前后左右各2人。坐在堂屋里的上首两桌前的4个位置被称作为"上席“(首席),是主要亲戚之中德高望重的长者,或是初次而来的“上门客",由家户长"安席"(宣布)后,对号入座。依次为一、二、三、四席。

我家里的那张八仙桌因历史悠久而故事多多,早已被我家列为“文物保护“,当作"传家之宝",举家珍惜。这张八仙桌,它是没有经过任何油漆,也未通过修补,仍然保持它的原有的"本来面目",至今相传6代之多。

说起这件"传家宝",不禁地想起小时候奶奶曾经对我的诉说:"穷人在没有搭帮共产党翻身之前,我不分白天黑夜地打(编织)草鞋,用来换几个买油的钱,那时夜间点洋(煤)油灯,我为省几个钱,只得叫你爷爷进山弄一些枞(松)膏回来。天黑了,把枞膏摆放在这张桌子的角角上面,为了不使桌面受损,我用一块较厚实的木板隔着枞膏与桌面,可是由于点燃时间过久,木板竟然被烧穿了,连八仙桌面也露出一个个杯口大的窟窿眼……

如今,八仙桌面上的四角,就有3处"开了眼",且一目了然。曾经一不小心碰倒了桌面上面的茶水,茶水则会顺着流到那几个眼里。

牢记使命,不忘家史。我与妻子一直用八仙桌的故事来说服教育2个儿女劳动学习,历练成长尤为奏效。八仙桌便成为我家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之活教材!

时过境迁,而我家那张八仙桌没有"迁"!祖辈留下来的家什物件,大多已换旧更新,唯独这张八仙桌举家视为珍宝。还被我拍照保存到手机里,隔三岔五的打开翻出来了给孙辈们瞧瞧,我经常用“看图说话"的形式,将奶奶说给我的故事重新讲给孙辈们听,让他们也知道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

上海牌手表

上海牌手表是手表中的一个品牌。我曾经在八、九十年代里戴过的那块上海牌手表,早已作为"家庭文物"放到"百宝箱"里收藏了。每年去打开一、二次箱子擦拭手表,左看右瞧曾经跟随过我的“爱物"!

那手表收藏了近20年,现在既不戴表,又不拧发条了。可是那"嘀嗒……嘀嗒“的清脆响声一直在我的脑海里没有停歇过。一声声地在催着我砥砺前行。手表的响声是那么有节奏、有规律。我戴了20多年的表,自然而然,手表的"规律"渗透到了我的血液与骨子去了。

手表之于一个男人,好比中世纪的佩剑之于一个骑士。上20世纪70年代,上海牌手表要凭票购买。我这块上海牌手表,便是1986年我县(城步苗族自治县)成立三十大庆时,用指标购买而来。

在当时,上海牌属于名牌,是手表同类之中排行"老大",且十分紧俏。那个时期,拿钱也不轻易能买到上海牌手表,所以,我每天戴上这块表时,心里感到尤为骄傲与自豪。有时甚至还在”显洋"(摆阔气),天气本来不是那么热,也将自己的衣袖卷得高高的,亮出手腕的一刻,手表总会引起一阵尖叫。哈哈,那会周围好多朋友还开玩笑喊我"杨表哥"!

说起来那"表哥",前几年,政界有贪官污吏,戴着比我那上海牌还要阔气无数倍的名表,在台上,卷起袖子,打着手势精辟地作着演讲,在视察时,一手叉腰,一手在指划,那"明晃晃"手表显示出那么"珍贵“。被人们戏称为"表哥"!既然是"表哥"爱戴表,后来东窗事发,政法部门又免费为其奉上一副”双手表"(铁铐)。让其铜稳铁稳的戴上。

到底是手表“害"人,还是人害了手表。这个问题值得推敲深思,值得大师去判研。反正,我对手表一直是心怀好感,以前,我是凭自家的公鸡打鸣的次数来估计时间而起床的;我是靠观察太阳的高低来判断劳动的作息时间!当然有误差。因误差而发”误事"时有发生。后来,我自从有了那块上海牌手表,一切则“正常"了,按部就班,有序行事。就连生物钟也在同步正常运转。

上海牌手表,它对我来说,不仅让我准确地掌握了时间,还曾将我的喜乐表达得淋漓尽致、表明得一清二楚、表述得活灵活现……所以,我心里的那块表,不用拧发条,依然在不停地正常运转,让我的生命与时速在赛跑。

竹摇篮

前几天,我在巡山护林的路途中,一边宣传森林防火基本知识,一边提醒正在田间或林区劳作的村民不要贪图快捷简单烧野火,进行除草灭杂。时值晌午,被一位家门老兄请进屋里喝油茶。

我一进他家之门,在其堂屋里的一角见到了我儿时曾经坐过的竹制小摇篮。因为摇篮曾经伴随过我二、三年,让我坐在那摇篮里幸福而快乐的成长。所以,见到摇篮,思绪万千,百感交集,对摇篮的回忆油然而生。我家的小摇篮,因保管存放有方,至少供二代人使用过。后来,因年久而"老化",完成了使命。

摇篮对于地处湘桂边界的城步苗家那些出生于八十年代以前的人并不陌生,摇篮是选择比较小而优质的楠竹,由蔑匠师傅精工细作而制成。它设置有坐板、靠背、脚踏板、手摇圈圈……其中有一些关键部位升降由人控制,活动自如、随心所欲。

摇篮的功能不少,手摇圈圈,它由三根直”桥"而排列组成。每根桥上置入1一3个大小一致的竹圈。每当小孩哭闹时,大人们立即近前至摇篮旁,一边唱着儿歌,一边轻重适当的用手扒转拍翻摇篮上那几个小竹圈圈,从而逗得娃娃破涕为笑,其时长幼皆大欢喜。

"学校里是同学们学习成长的摇篮!"后来我开蒙求学读书时,又听到了老师讲:学校是学习的摇篮!当时我对这句话不知道其引伸意义,心里在犯嘀咕:"在家里坐了几年摇篮了,现在到学校里来了又坐什么摇篮呢?",放学回家去问有文化的妈妈,老娘含笑作答:“傻崽,把学校说成为摇篮,是打做一个比方,指在那里学习成长!”

读高中时,我对写作比较感兴趣。一些写得好的作文经常被老师当作"范文",在讲台上念给同学们听。这样更激发了我对写作的爱好。

寒暑假里,我到新华书店里购买一些课外读本,想从那里吸取更多的营养。其时,又见到一些文艺杂志刊物上设有“文学摇篮”的栏目,懂得了是为文学新人成长而开设的。所以,那专栏里的文章最适合我这个初学者。要是看到一些自认为美文佳句的,我便常常乐此不疲的用手抄写下来,然后挤时间学习。总之,我在这些"摇篮"里收获了诸多文学的养分!

我人生之中多次入"摇篮",摇篮伴随过我幸福成长、生活。所以,我对摇篮情有独钟,百般眷念!

手电筒

手电筒一般是装二节电池,但也有加长的可以容入三节电池。那时电池的牌子名以“红日、海鸥"等取名,可谓"牌子名天多!"。

正因为“牌子名"多,电筒也"节外生枝"了,曾经在乡间发生过的趣事无妨略叙:在上个世纪七十年代,人民公社成立有电影放映队。每天晚上到各个大队巡回放映。那个时候的电影就象如今的手机一样,吸引着男女老少,手里拿着长短不一的电筒去放映点看露天电影。

那露天电影的场合里"野味"浓浓的。除了一些上了年纪的老人双目死死的盯在银幕上。顽童之中的男娃女囡,手拿电筒一边四处乱射(照),一边到处乱追赶着。当电筒照射出刺眼的光芒落到他人的头部时,对方破口大骂:“谁家没有告识(教育)孩子,长大之后成不了个好人"!

那些戴红巾读高小的孩子,在学校里最听老师的话,而在露天电影场,犹如脱兔,生龙活虎了。他(她)们三五成群地拿起电筒双方对射,闪亮的光芒照射得相互之眼睛绯红,眼泪直流。将电筒里的电池电量耗得剩下那照出来的光线变成了“萤火虫"的亮度。

那些十八、九岁的少男少女,站在露天电影场手持电筒与心一起在滚动。有少女不时地将电筒举过头顶;有英俊的伢子手拿电筒来到少女面前比划着示意外出幽会。其时,两颗心与电筒又同时在放电!

最有意思的是个别小伙子被大姑娘警告:下次不要带"小电筒"!事发之因是,大家正在观看《天仙配》,董永与织女"你挑水来,我浇园……"秀着恩爱时,前排的长得美貌如花,楚楚动人的姑娘,后排有站着刚强的小伙子护着,姑娘的背后腰部感到被”莫名物"顶撞,她反身盘问:"是什么东西"?男的答曰:"对不起!小电筒"!于是,姑娘发出"下次不要带小电筒!"的警告,两者对目一笑了之………

缝纫机

上个世纪七八十年代,女人结婚时都会要求男方添置”三转一响",即缝纫机、自行车、手表,收音机!用来显耀夫君家庭的“富裕"与“宽松"。

八十年代初,我结婚时同样亦赶着这一”潮流",不惜重金到县城与准妻子购买了"三转一响"。这几样老物件,只有缝纫机一直在“履行职责";一直在为我家庭作贡献。

我妻子每年在寒、暑假期间,总是要挤出一点时间,坐在缝纫机前,慢慢地将裤子的裂口一条一条缝合起来,枕套、床单上的被睁开了的"眼",让它静静的去“闭"着。所有的补丁之类的衣物都是缝纫机的杰作。

前几年,我家在城里购买了商品房,缝纫机被一同"乔迁"进城。现在,仍然在使用!

木梆

前不久,我特意拜访了文学朋友杨光清,他家住在城步苗族自治县丹口镇下团村新铺里。相互见面一阵寒暄之后,我就迫不及待地爬往其家木板楼上参观"农家古物收藏馆"。只见大大小小有近百样收藏品摆在屋内,而我对其中那木梆大感兴趣,于是拍了个照片,存入手机。

古时的梆,有竹制与木制的。木制的要大一些,一般由直径20多厘米榆木或枣木竖直锯开,用凿子掏空中心部分制成的。有的还安上手柄,这种木质木头,坚实而又有韧性,敲打起来声音浑厚,极有穿透力。

"梆、梆、梆梆"……,带着节奏和韵味的传向远方,甚至在2华里之内能听到梆声。

见到木梆,我奶奶生前给我讲述过"敲梆驱兽"的故事记忆犹新:

解放前,我地不仅有野猪出没破坏庄稼,还有老虫(虎)伤人。在一般的情况下,人可以避开老虫,“井水不犯河水"。但是野猪糟蹋地里的苞谷(玉米)、红薯,田里即将成熟的稻谷,就伤透了脑筋。于是,寨子里的人们联合起来,自制木或竹梆来吓唬野猪。

敲梆驱兽者,一般是男性青壮年。可是,我爷爷被伪保长抓去当“壮丁"了,我家敲梆驱兽之事自然而然落在奶奶的手上。

我奶奶可谓:巾帼不让须眉!她与唯一的年幼的儿子相依为命,她里里外外一把手,养家糊口。我家在相距2华里之外靠近着山脚的岩鹰边(地名),种了一亩多田的水稻。那几年,每年接近收割季节,奶奶勇气百倍,夜间打着灯笼火把,孤身一人,左手持木梆,右手操棍,”梆、梆、梆梆"的在岩鹰边猛敲起来,比男人还敲得响亮。

时过境迁。"敲梆驱兽"是发生在上个世纪四十年代的事情。但是,那悠远的敲梆声,声声如雷。当年,梆声驱逐了野猪,而时至今日,那梆声,成为我砥砺奋进的战鼓声。

后记:旧了的物件实实在在地见证了一个年代。就这么在回忆中触摸它们,让自己也多一份质感和朴实。那情景如一幅素描,暖暖的阳光自窗口照进来,人坐在藤椅上,听着收音机,手里做着手工活,静笃,踏实。那些物件都称不上精致,但很实用,也很有美感,蕴含了生活的日常况味。


阅读 4301 3
分享到:
评论列表

先进文化

家珍,能激励人奋斗!时过境迁,家珍难忘!

32年前

发表评论

已输入0/200 个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