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武冈文学 <<三戒.黔之驴>>及<<黔驴技穷>>不标主题"黔虎''欠慎密

<<三戒.黔之驴>>及<<黔驴技穷>>不标主题"黔虎''欠慎密

戴军辉 2016-02-27 20:22 4

唐朝柳宗元作《三戒.黔之驴》,内容如下:黔无驴,有好事者船载以入。至则无可用,放之山下。虎见之,庞然大物也。以为神。蔽林间窥之,稍出近之,慭慭然,莫相知。他日,驴一鸣,虎大骇,远遁,以为且噬己也,甚恐。然往来视之,觉无异能者。益习无声。又近岀前后,终不敢博。稍近益狎,荡倚冲冒。驴不胜怒,蹄之。虎因喜,计之曰:“技止此耳!”因跳踉大阚,断其喉,尽其肉,乃去。

黔无驴,船载以入,虎见之。黔原本无驴,驴 仅仅入黔而已,虎才是驴入黔之前的“东道主”,  是地地道道的黔之虎,简称黔虎。几日后,老虎见驴子“技止此耳”, 故大吼一声,断其喉,尽其肉。驴子入黔仅几日便消失了。可见,驴子挂上“黔” 字没有实实在在的意义。驴子充其量是一种“过客”, 仅仅是入黔之驴而已。故文题“黔之驴” 改写为“入黔之驴”。 特别说明一点,柳宗元作《黔之驴》,除了为驴子冠以“黔” 称呼外;内容不见一个“黔” 字,作者的用意在哪里?

据内容可知,只有黔虎而没有黔驴,且虎吃掉入黔之驴,是"主演''。作者柳宗元为驴子冠以“黔” 称呼欠慎密。其次,文题指驴,主题却是虎,见“驴” 却不见“虎” 是一种遗漏,或喧宾夺主,也欠慎密。

原<<黔之驴>>现又改写为<<黔驴技穷>>。驴子的技穷理解为驴入黔技穷,简称为“驴黔技穷”, 不应理解为“黔驴技穷”。

虎益习驴声,善判断,如同人性化。驴一鸣,虎大骇,以为噬己,也如同人性化。特别是一句“技止此耳”, 说明了老虎是“人话”, 驴子仅仅是“动物” 而已,为何不入文题?

原文中,文题指入黔之驴,内容指驴子的技穷或驴黔技穷;但二者关联并没有形成统一,也就是二者可以是分开的。二者合称为“虎与驴”, 取题有——驴入虎穴(动态题),虎与驴或黔虎与技穷的驴(静态题)等。

阅读 1.4万
分享到:
评论列表

戴军辉

林日新老师讨论也无防。驴无黔之"身影'',本性是食草动物,但被主人(好事者)放之山下,是因为"无可用'',故被黔虎吃掉是迟早的事,驴这样的身影有其意义吗?

548年前

林日新

小戴的质疑有意思,可惜有点偏了……

438年前

椅岭散人

分析得颇有道理,赞一下。

518年前

戴军辉

<<黔之驴>>及<<黔驴技穷>>中,"驴''无"黔''之名,更无"黔''之身影。说白了,"驴''挂上"黔''字是虚名,无实实在在的意义。

658年前

发表评论

已输入0/200 个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