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武冈文学 尧舜禹的那些事(二)

尧舜禹的那些事(二)

蛤蟆 2016-04-30 21:41 2

(笔者经翻阅各种史料,得知原来我们大武冈的得名,也与尧舜禹有关。)

仲华进入朝庭后,首先做了四件事。据说这四件事做得非常成功。

一是慎和五典。五典就是“父义、母慈、兄友、弟恭、子孝。”这本来就是仲华所擅长的,他的精彩故事早就在各部落联盟传播得有声有色了,自然,由仲华这个榜样言传身教,五典工作得以顺利开展,以至民众都能自觉遵守(五典能从)。

其二是遍入百官。也就是尧让仲华和百官一起处理各种事务,这是培养阶段,在这个培养阶段,仲华在学习处理事务之余,和百官的关系也搞好了。仲华显然处事能力不错,把各种复杂的事情都做得井井有条。

其三是宾于四门。也就是接待四方的诸侯,这个工作好啊,在吃吃喝喝之余,和四方诸侯的关系也搞好了。

四是纳于大麓,也就是管理山林。这工作也不赖,仲华正是因为这工作把山川地理摸了个透实。

正是因为这些工作,为仲华最后取得帝位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如果按照尧的愿望,若干年后,仲华会主动将政权交出来,而丹朱也会完成在丹江的镀金之旅,回来顺利接任帝位。

可是计划比不上变化。

一者,尧让仲华摄政的同时,野心勃勃的仲华将朝庭上上下下,里里外外的关系全打理好了。

二者,女生外向。尧将两个女儿嫁给仲华,本来是为了让仲华感恩戴德,更好的把仲华控制在手里,可惜两个女儿嫁给仲华后,心都向着仲华了,别说不会劝说仲华将帝位让给弟弟丹朱,反而时常在尧前面诉说丹朱的不是,夸说仲华的好处,尤其是仲华的孝心,暗示将来仲华为帝,绝对要比丹朱为帝对尧好。

三者,尧年岁渐大,有点迷糊了,毕竟已是九十几岁的人了,所有的一切,再也不能把控自如。

再来说仲华,在逐步受到尧的信任后,开始清除对自己未来即帝道路上的障碍石。当时,最有可能对帝位构成威胁的,也就是最早列入尧黑名单上的那几位:共工,欢兜,鲧,还有三苗。这也就是历史上有名的“四罪”。对于仲华来讲,除这“四罪”外,还有一个丹朱。因为按照当时传统,丹朱是唯一的法定继承人。

经过仲华这些年的四处巡视,搜集到了“四罪”的各项罪证。

共工是炎帝后人,当时虽然三大集团合并了,但他本人依然统领着一个强大的部落。共工的罪行是“淫辟”。至于如何淫辟,史书没有记载,可能也只是如尧说鲧“负命毁族”之类借口。

欢兜,部落首领之一,社交能力非常强。除了和共工关系很好外,和当时的三苗民族也处得非常不错。欢兜之所以被归入四罪之一,只不过是他推荐了“淫辟”的共工。

三苗,是当时的一个未加盟华夏集团的部落名称,虽然和华夏集团一样,最早的祖先来源于非洲,但分支已久,部落之间时常因土地、食物、水等资源发生冲突。当时作为外交部长的欢兜在处理华夏集团和三苗的冲突时,非常公正,其人格魅力深得三苗人的爱戴。所以在一定程度上,三苗视欢兜为苗民的庇佑神是完全可能的。但有些史学家以三苗和欢兜密切度来推测“欢兜生三苗”,这是错误的。从四罪就可看出,三苗和欢兜是四罪中之两罪,就可知道,欢兜体系和三苗体系是不同的。梁启超认为,三苗的苗就是蛮,系一音之转,尧舜时称三苗,春秋时称蛮。

鲧,有崇部落的首领,当时三大集团中最有声望的人。当初尧让大家推选去治水的人才,大家异口同声的推荐鲧,说明鲧是很得人心的。《十二本纪·五帝本纪》尧曰:“嗟,四岳,汤汤洪水滔天,浩浩怀山襄陵,下民其忧,有能使治者?”皆曰鲧可。尧曰:“鲧负命毁族,不可。”岳曰:“异哉,试不可用而已。”尧於是听岳用鲧。一个“皆”字道出了鲧在大家心中的地位。尧说鲧负命毁族自然是借口了,但最后也没办法,大家支持鲧的力度实在太大(岳强请试之),只得任用鲧。鲧治水九年,限于当时条件有限,没有成功。按道理讲,在那种情况下治水虽然没成功,但至少也是没功劳也有苦劳,为后来者积累了许多宝贵经验。

综上所述,在这四罪当中,只有三苗勉强算得上“罪”,虽然这个野蛮民族势力较弱,但它不服教化,在一定程度上损害了华夏集团的利益。

仲华四方巡视回来后,就向尧建议,必须将“四罪”各自流放至偏远外地,让他们失去原有的根本。于是,流共工于幽州(今辽宁西部),放驩兜于崇山(今湖南张家界),迁(我以为用“逐”较为准确,因为其时三苗未臣服于华夏集团,用迁等字词不太妥当)三苗于三危(甘肃酒泉),殛鲧于羽山(江苏连云港)。

当时尧都平阳(山西临汾),从地图上看,四罪流放至东南西北各地距离基本上差不多,但仔细一分析,味道就出来了。共工流放地辽西,是一个滴水成冰的苦寒之地;而三苗流放地甘肃酒泉乃荒漠之地;鲧的流放地江苏连云港是当时黄河注入黄海的入海口。历史上黄河改道多次,尤其是下游。它是以河南洛阳孟津为顶点,下游河道在北到天津(渤海湾入渤海)南到淮河(经洪泽湖与长江合流由江苏南通入黄海)之间摆动(不断改道)。而在尧时,因为治水尚未成功,河道没经疏导,天津、山东、连云港一带,到处一片汪洋。所以尧和仲华将鲧流放到连云港是大有深意的。而欢兜是四罪中,流放地条件最好的一个。湖南张家界崇山,水量充沛的澧水从此流过,可谓有山有水,山青水秀。风景极为秀丽的武陵源离此不远。欢兜到崇山时,不是独身一人,跟随他的还有很多三苗人,欢兜无形中成为这部分三苗人的首领(也就是后来所谓的三苗之君)这是苗族史上的第四次大迁徙,很多典籍都有记载。有人会问了,前面不是说过三苗被迁三危了吗?怎么可能会跟欢兜到湖南?确实,三苗有部分人在华夏集团的驱赶下去了三危,但三苗散居于当时黄河等河流沿岸各地,是驱之不尽的。后来舜与禹多次征伐中,三苗被迫转移到武陵源等地区,这就是武陵蛮(前面说过,梁启超认为苗就是蛮,一音之转)的来历了。我们武冈的得名也因后汉伐五陵蛮(也称五溪蛮)而来。所谓“蛮保此冈,故曰武冈”。

很有意思的是,后来丹朱在仲华的建议下,被封到老灌河流域(现在的丹江支流)的淅川县作诸侯。明白人都知道,丹朱被封到外地,与帝位的距离是越来越远了。明代时,明成祖的两位皇子朱高煦、朱高炽是最有希望继位的人选。当朱高炽被封为太子后,为了避免朱高煦为了皇位与朱高炽兄弟相残,朱棣想将朱高煦封到云南去做诸侯。朱高煦知道,一离开都城,什么机会都没有了,所以死乞白赖的不去。

闲话不题,且说丹朱封地淅川县是个很微妙的地方。这个地方在都城临汾与湖南张家界(欢兜所在地)的中间位置,这是仲华精心安排。欲知仲华的阴谋诡计,请看下回分解。

阅读 9354
分享到:
评论列表

椅岭散人

蛤蟆兄弟博古通今,引经据典,娓娓道来,获益匪浅。

757年前

作者回复:

感谢散人谬赞!

2016/5/3 8:37:04

黄高远

太生猛的史实了!

757年前

发表评论

已输入0/200 个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