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武冈文学 建国70周年,我为武冈教育点赞

建国70周年,我为武冈教育点赞

曾纪才 2019-11-24 09:27
黄高远点评:本文作者曾纪才,是原武冈教育局普教股股长曾纪才,退休后育英高级中学校长。

建国70周年,我为武冈教育点赞

建国70周年,我为武冈教育点赞

曾纪才

武冈,我的家乡,位于湘西南部的雪峰山脉东麓,南岭山脉北缘,资水上游,地处邵阳市西南五县中心,素有黔巫要地之称。

美丽的武冈,自然资源丰富,历史悠久,在漫长的历史岁月中,武冈人民创造了灿烂的文化。武冈建置早,教育起步早。晋代陶侃创办学校;宋、元、明分别开办军、路、府、州学,民间有义学;清代,私塾教育遍及城乡;但是,苦难的旧社会,武冈人民深受三座大山的压廹,穷苦人民的子弟怎能上学?新中国成立前夕,全县80.3956万人,受初等教育的有14.9843万人,占18.6%,受中等教育的24223人,占3.1%,受高等教育的2107人,占0.02%。适龄儿童入学率不到6%,80%以上人口是文盲。

1949年10月,武冈解放时,有洞庭、蓼湄两所私立完全中学,初级中学13所,除武冈县立初级中学外,均系私立。完全小学32所,初级小学457所,在校学生20933人。

新中国成立后,中共武冈县委和县人民政府,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为指导,对全县中小学校有计划、有歩骤地进行社会主义改造,改私立学校为公立学校,设立人民助学金,招收劳动人民子女入学,

1952年,邵阳专署调整县行政区划后,武冈县有县属完全小学30所,初小275所,计1048班,学生25497人,武冈县有洞庭一所私立完全中学和县立一所公办初级中学以及云山、鸿基两所私立初级中学,在校学生1570人。

1953年下半年,武冈县立初级中学改名为武冈县第一初级中学,洞庭中学改为公办,更名为武冈县第二中学。1954年,云山和鸿基两所初中改为公办,更名为武冈县云山初级中学和武冈县鸿基初级中学。1956年,在六家铺、荆竹、大甸、龙田、龙伏寺5所完小增设初中班,1958年,以在杨柳完小增设初中班。1959年,武冈一中招收高中班,成为完全中学。云山中学改名为武冈县第三初级中学。1960年,鸿基中学改名为武冈县第四初级中学,迁往龙江区。至1965年,全县共有公办中学10所,其中,完全中学4所,初级中学6所,还有龙江、武城两所民办初级中学。中学教育经过调整,基本上与国民经济的发展速度相适应。1963——1965年,武冈县推行“两种教育制度”,小学教育有较大发展,民办小学和半耕半读小学发展尤快。至1966年,,各类小学发展到347所,在校小学生45033人。高、初中共15所,在校学生7878人。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1966年,通常称为“十七年”时期,这是基础教育的奠基时期。在这时期,不仅中小学校得到巩固发展,而且展开了声势浩大的扫盲运动,“争取从1951年开始,进行全国规模识字运动”,农民利用冬季农闲时间组织“冬学”,至1965年,全国年均扫盲600多万人,我县扫盲工作年年评为先进。这一时期,在教育教学内容和方法上,广泛学习苏联模式,提高了基础教育教育教学水平。

1965年社会主义教育运动后期和“文化大革命”期间,是遭遇艰难挫折时期。这一时期,办学一度中断。在“文化大革命”中,中学生们先是大串连,接着大搞开门办学,学生频繁下乡劳动,批“智育第一”和“师道尊严”,造成“读书无用”的不良风气。1969年3月,除武冈二中归县办外,其他中学下放到公社办,小学下放到大队办。县属下放学校的桌椅、教学仪器设备等被瓜分,校舍被占用。公社农业初级中学都并入公社普通中学,形成农村中等教育结构单一化,因而中小学教育教学质量日趋下降。

1977年后,是教育改革开放,立体多元的战略发展时期。

1977年,我国高考制度恢复,知识和教育成为改变青少年命运的重在手段,学习成为有志青年的重要选择。

1983年,邓小平为北京景山学校题词:“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这“三个面向”成为后来中国教育改革的总方针。武冈教育得到长足进展。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中共武冈县委、县人民政府坚持把发展教育、培养人才放在优先地位,投入大量人力、物力和财力。1983年初,制订了全县普及初等教育的规划。经过三年的努力,全县人民共集资510万元,修建中心小学32所,维修和改建了409所小学,全县小学全部实现了“一无两有”,其中372所达到了“五好”要求。全县学龄儿童入学率和在校学生巩固率为97.26%。1985年1月6日至10日,邵阳地区中心小学管理工作会议在武冈召开,与会代表一致认为:“武冈中心小学建设布局合理,建筑雄伟而美观,管理规范而得法”。1985年10月,经邵阳行署试点验收合格,成为邵阳地区普及初等教育第一县。为巩固发展普及初等教育成果,加快普及九年义务教育步代,进一步改善办学条件,全县开展创合格学校活动。至1989年,全县共有104所村小、片小达到合格标准,17所基本达到合格标准。到1992年,全县共创邵阳市合格中心小学18所。武冈职业中学经省验收合格,邓元泰中学,武冈二中邵阳市验收合格。创合格学校活动,极大地改善了全县中小学办学条件,使武冈教育向规范化、现代化方向前进了一大步。        

1979至1988年,先后复办、创办、改办职业中学5所,职业教育跃入全省先进行例。到1993年,全县开办各类全日制学校480所,在校学生107253人;办幼儿园33所,465班,在园幼儿14259人。全县通过多种渠道对待业和就业人员进行职业技术培训。是年,全县城乡有各类科技机构111个,专业技术人员6960人(不含教师);各行各业科技人员获得高级职称84人、中级职称1173人、初级职称4681人,合计6960人(含教师)。

建国70年,基础教育克服重重困难,在艰难曲折中快速发展,取得了伟大成就,为中华文明的崛起提供了持续的发展动力。

建国70年,基础教育的改革发展成就,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                                 

一,教育规模空前扩大,在校学生稳定增加。     

1994年,省人民政符批发《关于撤销武冈县,设立武冈市的批复》文件,4月28日,在王城坪广场隆重举行撤县建市庆祝大会。

武冈市委、市人民政府认真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的《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坚持党的教育方针,强化落实党委、政府的教育工作职责,努力做到“三个到位”:即科学规划到位、组织领导到位、凝聚合力到位。加大投入改善条件,1996年,经省“两基”达标评估验收,符合“两基”达标县市标准。1998年12月,武冈二中被授予湖南省重点中学铜牌;2002年12月,武冈一中被评为湖南省重点中学。同年,武冈九中、十中申报邵阳市重点高中,顺得通过评估验收,并于2003年5月正式挂牌。   

在党的“十八大”“十九大”精神鼓舞下,武冈教育起了翻天复地变化,武冈教育事业有了更大发展。

2015年,改造薄弱学校,投入5.6亿元,全面完成了农村163所薄弱学校工程改造,建成义务教育标准化学校123所,全市投入1.2亿元,构造武冈教育信息网络,有效提高了教育教学装备水平。2017年,投入资金8568万元,对义务教育学校进行“四改三化”换新貌,“共享一片蓝天,同筑一个梦想”,武冈市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为消除大班额,通过片区开发筹资5.9亿元,新建思源实验学校,武冈师范办为武冈实验中学,招收初中学生,建设湖南师大武冈附中以及改造武冈城区学校,把武冈建为湘西南教育强市。教育面貌又有了很大改观,农村漂亮的是学校,美丽校园成为农村特别的风景线。农村学校,高楼林立,绿树环抱,建有高标准的运动场,六大功能室,还有实验室、卫生室、心理咨询室、图书室、档案室、体育室、仪器室等,校园环境幽雅,绿化、美化、净化,是兴办教育、培养人才的理想场所。曾经设施简陋的学校现在呈现出焕然一新的面貌。由于这样,全市现有各级各类公民办学校424所,公民办学校教职工7800多人,普通中小学学生11.5万余人,职业中学学生1.2万余人,在园幼儿2.6万人,全市中小学入学率和巩固率处全省前列。普通高中学生 参加高考,本科上线率在55%以上,一本上线人数均五至六百人,被北大、清华等名校录取人数持续增加。市一中、二中已成为省示范性重点高中,市一中还是湖南师大附中。武冈职业中专为全国示范性职业中专,展辉民办十二年学校是省优秀民办学校。 教育事业发达,成为湘西南教育强市。

二,办学水平和教育教学质量不断提高。

改革开放以来,基础教育领域,积极发展广播电视教育和学校电化教学、计算机教育全面普及。实现了村村连、班班通、堂堂用,极大地提高了农村教育教学水平,经过长期努力,我市基础教育总体发展水平跃居邵阳市前列,省中上行列。小学毕业生升学率达100%,初中毕业生升学率达98%,高中生毕业生升学率达94%。

三,教育经费和资源得到了坚实保障。 

经过多年发展,基础教育已成为最基本的公共教育经费,主要由国家公共财政承担。2017年,全国财政性教育经费投入达到3.4万亿元,连续六年保持在4%以上,多年来。基础教育经费占教育总经费的60%左右。特别是国家将义务教育全面纳入财政保障范围,免除学杂费,历史上首次实现免费九年制义务教育,近年来,国务院及财政部、教育部等有关部门发布关于深化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建立家庭困难学生国家资助制度,实施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村小和教学点经费保障,薄弱学校改造等保障制度,用好基础教育经费等一系列文件,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投入效益不断提高。

四,基础教育制度体系不断完善

国家依法实行学校教育制度、学前教育制度、初等教育制度、义务教育制度、中等教育制度,构建了基础教育制度系统,并形成了学校设置、教育形式、培养目标’修业年限、招生入学、学籍考试、督导问责等专门规范,基础教育管办评分离持续推进,中小学章程建设普遍开展。  

面向全体,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一是像建立户籍档案一样建立学生档案,加强学籍管理,防止学生流失。二是严禁排斥差生,切实做好差生转化工作,把差生转化工作成效的好坏与教师评优、评先、晋级等直接挂钩,有功者奖,有过者罚。三是加强特殊学校建设,办好特殊教育。四是各级投入资金,加强薄弱学校建设,努力缩小城乡学校差别,缩小贫困地区与发达地区差别。

我是武冈退休教育工作者,心系教育,只要走进学校,映入眼帘的是崭新的教学楼,宽广的运动场,宽敞明亮的教室里,孩子们聚精会神地看着老师在多媒体教学设备上演示新知识。学校课程育人、文化育人、实践育人、活动育人等,这一幅幅富有生机活力的学生全面发展场面,随处可见,请看:城乡义务教育差距逐渐缩小;困难学生平等接受教育权利得到保障,从“再穷不能穷教育,再苦不能苦孩子”到“努力让每个孩子享受教育的机会”,从“有学上”到“上好学”,“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正在真真切切地变为现实,想想过去的岁月,看看今朝的时光,我要为武冈人民美好的幸福生活喝彩,我更要为武冈教育唱赞歌。

我深信,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在各级党委、政府的领导下,在教育行政部门的直接指导下,师生齐心合力,武冈教育发展将会变化得更加美好!

写于2019年9月30日  

 微信图片_20191124105158.jpg

本文作者曾纪才(图右),是原武冈教育局普教股股长,退休后育英高级中学校长。


阅读 6.5万
分享到:
评论列表
暂无评论,期待您的精彩留言
发表评论

已输入0/200 个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