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武冈文学 世界的孔子

世界的孔子

祝渊陵 2018-04-02 11:03

283710874.jpg

 

 一、孔子——仁义道德的发明者  

中国道德从上古发展而来,传说中尧、舜、禹、周公等都是道德的楷模。孔子整理《六经》,到汉朝传为《五经》,其中便包含了大量的道德思想。孔子发展的学说,被称为儒家学说,以后儒家又将《五经》发展为《十三经》,这些儒家经典学说,成为中国道德的主要思想来源。尽管各个时代中国社会的道德观并不完全符合孔子儒家思想,但儒家学说是历代中国社会道德观的依据。仁义的解释与定位,最早应属老子。《道德经》上说: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夫礼者,忠信之薄而乱之首。上德无为,而无以为也;下德为之,而有以为也。上仁为之,而无以为也;上义为之,而又以为也。仁义,是儒家的重要伦理范畴。其本意为仁爱与正义。早在《礼记·曲礼上》:“道德仁义,非礼不成。”而战国时的孟子对此更是推重此概念;此后汉儒董仲舒继承其说,将“仁义”作为传统道德的最高准则。宋代以后,由于理学家的阐发、推崇,“仁义”成为传统道德的别名,而且常与“道德”并称为“仁义道德”,与“礼、智、信”合称为“五常”。姜太公对仁义道德也有精彩的解释,他说,一个人,如果能够与人们共同享有天之时地之财,这就叫“仁”;如果能与人们同忧同乐同好同恶,这就叫“义”;如果愿意免人之死,解人之难,救人之患,济人之急,这就叫“德”;由于每个人都恶死而乐生,因此,如果你“好德”,则必然“归利”。你能够“归利”的话,这就叫“道”。刘伯温一生非常重视仁义道德,同情弱小者的疾苦,仇恨统治者的残暴。在现实中,刘伯温找到了人民群众疾苦的主要根源,就是统治者无仁义道德之心。提出“弱不可陵,愚不可欺,刚不可畏,媚不可随”,“去谗斥佞,待人以宽,律己以勤”,“视民如儿”等座右铭,认为治理天下必须施仁政,仁义之莫强于天下。另外他还指出,不能对所有的人都讲仁义,讲仁义,施仁政,必须分清善恶。对弱者,对愚者,讲仁义,施行仁政,决不能欺负他,要关心他、同情他、扶助他。而对残暴者,恶者,就不能讲仁义,施仁政,应“刚不可畏,媚不可随”。鲁迅对封建道德的本质的理解为“吃人”:他说:“我翻开历史一查,这历史没有年代,歪歪斜斜的每页上都写着‘仁义道德’几个字。我横竖睡不着,仔细看了半夜,才从字缝里看出字来,满本都写着两个字是‘吃人’!”。郭沫若对仁义道德也有独到的理解,你说凡是满口‘仁义道德’的人,都是些伪君子,真是一点也不错。事实上服从道德,并不是弱者的一厢情愿,静静地等待强者虚伪的爱和少的可怜的施舍,更加不是要用道德去批判强者。相反,在我认为服从“道德仁义”才可能成为强者(成功者),真正的成功者不用去施舍别人也不用别人施舍自己,而是为了走向和谐社会(世界大同/共产主义等等类似于帕累托改进的社会系统)这个共同目标的实现联合起来,共同奋斗(劳动),共同分享,互惠互利,一起双赢!只有这样才能实现可持续性发展!道德,指衡量行为正当与否的观念标准。不同的对错标准来自于特定生产能力、生产关系和生活形态下自然形成的。一个社会一般有社会公认的道德规范。只涉及个人、个人之间、家庭等的私人关系的的道德,称私德;涉及社会公共部分的道德,称为社会公德。道德为非正式公共机制,非正式即指无法律或权威能判定正确与否,而公共机制指所有场合都能套用的准则。道德相对主义者认为,道德和文化有密切关系:虽然人类的道德在某些方面有共通性,但是在不同的时代,不同的社会,往往有一些不同的道德观念;不同的文化中,所重视的道德元素及其优先性、所持的道德标准也常常有所差异;同样一种道德,在不同文化社会背景中的外在表现形式、风俗习惯往往也相去甚远。道德是人们评价一个人的尺度。一个人若违背社会道德,比如不仁不义、不忠不孝,那么人们就会给他负面的评价,造成他没有好的名声,从而对他形成一种来自周边人群的社会压力,约束他的行为。另一方面,对很多人来说,道德是个人良心的自觉遵守,无需周边人群的社会压力制约。我认为仁义道德观的形成和国家的产生和发展有关,仁义道德观对于广大人民群众而言,是一种行为准则,是一种待人处世的人生哲学,中国的历代哲学家都对此有精辟的说法,它们对当时统治者治理国家也可能起过一定的作用,但是据考证,一般来说都被当时的统治者拒之门外,比如说孔子周游列国,到处碰壁就是一例,这说明统治国家靠的是强权,靠的是暴力,很少统治者是靠仁义治国的,仁义是老百姓的一种心灵寄托,是他们相安无事的一种约定,与统治者制定的法律政纪毫无关系,更有甚者,统治者怕老百姓依靠仁义思想相互联系,相互串通,还千方百计对老百姓的仁义行为进行诋毁,进行挑拨,以免对其统治形成威胁,据史书记载,历史上发生的多次农民起义都高举仁义之师的大旗,并且以仁义的名义结盟,还对异姓加盟人互称兄弟,这都表明,仁义属于老百姓。仁义思想起渊于人们的生产劳动,起渊于人们的科学实践,还起渊于人们的战争,在西方,由于社会数千百年的长期稳定发展,仁义思想主要起渊于人们对性的认识,是西方男女关系的社会思潮,比如在西方很流行的弗洛伊德思想,就是20世纪中叶西方人的仁义道德思想积大成者。在中国,由于改朝换代频繁,权力中心不断转移,由这个民族转到那个民族,由这个地域转到那个地域,因而仁义思想主要起渊于人们对君权的认识,人们认为:君权应该维护国家的制度,同时君权不能长期固定,君权不能为君主谋取个人利益,一个君权能维持多久,完全取决于大多数人民的公决,这就是人民的仁义道德,实际上,一旦掌握了君权,统治者就通过各种手段违背人民的仁义,既不维护国家制度,甚至还与以破坏,又极力想长期固定君权,贪婪地为君主谋取个人利益。所以中国连年战乱,兵慌马乱,民不聊生,等到新的政坛明星打下天下,已是百废待兴,这种乱世造就了人们特殊的仁义道德理论。21世纪的中国,逐渐与西方强国接轨,西方人先进的仁义思想也流进中国,为中国人所认识,所理解,中国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吸收大量的西方经济思想,也要吸收西方的仁义思想,以和平发展,协调发展,可持续发展和科学发展的模式推进中国的仁义道德观的改革。中国积极参加各种国际经济,军事组织,参加各种国际政治思想论坛讨论,不断学习西方民主思想,努力实践,积累经验,使中国的民俗风气大为改观,中国不能再有战乱,中国要为消除内战隐患尽最大努力,因此要在道德理念、仁义模式上积极探索,搞中西方仁义结合,走出一条新路。中国提出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递崇德向善、助人为乐的社会正能量等道德观体系,极大地鼓舞了全国人民为全面实现十二五计划、全面实现小康社会奋斗的信心,尤其是在广大的农村广泛宣传和传播这些新的道德观、价值观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民安则国安,国安则心安,中国封建社会旧的道德观念在农村这个土壤滋生很多年,落后的仁义道德思想麻痹了他们的头脑,需要化大力气进行清理,这是一个城市风吹不进来的地方,这是一个西方文明风刮不到的地方,必须打通风道,荡涤这一块落后地区的污泥浊水。

  二、孔孟的防身武器——礼仪 

任何思想家的任何理论都与实际生产生活有联系,这些实际生产生活要么是和平共处,要么是刀兵相见,不管和平共处还是刀兵相见,都有始有终,和平之始终是衣食住行,刀兵之始终是胜败生死,对于这二者,理论家们要做出合乎情理的解释,对于此,孔孟是清楚的,因此孔孟之道大量充斥对于战争与和平的各种说法。

  孟子曾经说过:用刀子杀人和用政治杀人是一样的,而用刀子杀人要受到律法的处罚,用政治杀人则显示了尊贵。也就是说:用高级的话杀人才聪明。那么如果杀人不成,死了怎么办?也要有一套自我安慰的理论,孔子曾经就教导过他的弟子子路:死的时候也不要忘了整衣冠,论谈吐。后来孔孟的许多学生在参加多国战争中献出生命,临死都有这方面的表现,就是遵从了他们的老师的教导,就是不是死在战争中,而是意外死亡也是如此,比如顔渊就是这样,顔渊之死是令孔子最为得意之作,顔渊是为了从水中打捞起孔子的备课本而死的,当时孔子强调了好多遍这个备课本的重要性,可是只有顔渊奋不顾身跳入水中打捞而溺亡,孔子和其他人则在一旁观望加油,甚至顔渊死了孔子也没有叫人打捞顔渊的尸首,这都反映了孔子的为人处世哲学。孔孟在对待其他不同政见的人的生死存亡也是态度十分明白,比如孔子处死少正卯就是如此,孔子为何要处死少正卯呢?他又是寻找什么理由处死少正卯的呢?少正卯是鲁国著名的法家代表人物,他对待儒家人物和儒家思想向来持轻蔑的态度,孔子对他一直耿耿于怀,孔子一当了鲁国宰相,第一个就想把少正卯除去,他列举了自商汤以来国君处死忠臣的例子来说服鲁国国君,也就是说,孔子的杀人理论很简单,就是忠臣该杀必须杀,不杀不足以说明你有地位,不杀不足以说明你有权力,这就进一步助长了国家的政治腐败,所以后世人说腐败自孔孟起,孔孟之道是腐败之源。这就是孔孟杀人杀自的理论,这就是孔孟杀人杀自的礼仪。

  孔孟既使处于和平时期也是很多的理论,很多的礼仪,成为他们溜须拍马,阿谀奉迎,结党营私的武器,孔子曾经去拜见老子,他和老子有一段著名的争论,叫做老孔对,孔子主张把行事的步骤规范下来,形成一定的礼仪,而老子则认为凡事皆为话柄,有个说法就成,不须繁文褥节,这就是老子始终不承认孔子是他的弟子的原因。孟子和庄子也有一段关于音乐问题的讨论,庄子对齐宣王不理政事整天沉迷音乐很为不满,认为这是亡国之兆,而孟子听到庄子说这件事则大喜不已,认为齐国从此有救了,孟子认为一个国家的国君都对音律感兴趣,说明这个国家自上而下都重视礼仪,重视礼仪是这个国家兴旺发达的基本条件。这两次对话充分反映了老庄哲学和孔孟之道的根本冲突,也反映了孔孟之道的反动本质,就是反人民,反历史进步,反自然规律。

  三、孔孟两家是世代传承师生关系的光辉典范 

孔子(公元前551年9月28日-公元前479年4月11日),华夏族,孔氏,子姓,名丘,字仲尼,春秋末期鲁国陬邑(今山东省曲阜市南辛镇)人。父亲 叔梁纥, 母亲 颜徵在, 妻子 亓官氏, 后代 衍圣公。叔梁纥正妻施氏,生九女而无子,妾生长子孟皮,但孟皮有足疾,不能为嗣,于是叔梁纥求于颜氏。颜氏有三女,且欲与叔梁纥为婚,但又念叔梁年老且性情急躁,于是征求三个女儿的意见。两长女皆不愿,唯小女颜征在愿嫁叔梁纥。颜征在时年十八,而叔梁纥已经六十六岁,年龄相差悬殊,两人为婚于《周礼》不合,夫妻在尼山居住并且怀孕,故谓之“野合”。孔子生而头上圩顶,而又因其母曾祷于尼山,故名“丘”。叔梁纥死后,颜征在失去庇佑,被叔梁纥正妻施氏所逐,于是带孔子庶兄孟皮与孔子至曲阜阙里,过着清贫的生活。公元前533年(鲁昭公九年)孔子19岁,娶宋人亓官氏之女为妻。公元前532年(鲁昭公十年)亓官氏生子。据传此时正好赶上鲁昭公赐鲤鱼于孔子,故给其子起名为鲤,字伯鱼,公元前518年(鲁昭公二十四年)孟懿子和南宫敬叔学礼于孔子。孟子(约公元前372年—约公元前289年),汉族,名轲,字子舆。鲁国邹(今山东省邹城市)人,是鲁国姬姓贵族公子庆父的后裔。庆父(仲孙,鲁桓公庶长子)——孟穆伯——孟文伯——孟献子——孟庄子——孟孝伯——孟僖子——孟懿子——孟武伯——孟敬子——庐墓——敏——孟孙激——孟柯,父名激,母仉(zhǎng)氏。孟子的出生之时距孔子之死(公元前479年) 大约百年左右。孟子的生平和孔子很相似,都是贵族的后裔,平民出身,幼年丧父,一生所走的道路都是求学、教书、周游列国。孟子远祖是鲁国贵族孟孙氏,后家道衰微,因而从鲁国迁居邹国,孟子曾受教于孔子的孙子孔汲。孔明(181年-234年),名诸葛亮,号卧龙,汉族,徐州琅琊阳都(今山东临沂市沂南县)人,其散文代表作有《出师表》、《诫子书》等,于建兴十二年(234年)在五丈原(今宝鸡岐山境内)逝世。孟子的祖先孟懿子在公元前518年学礼于孔子,孟子本人又受教于孔子的孙子孔汲,这种师生关系一直传沿至今,据说孔孟两家现在仍然如此,两家这种固定的师生关系成为美谈。三国时期的孔明与孟家也有一段七擒孟获得故事,后来孟获拜师孔明为结。关于孟获的史料记载非常简略,孟获的民族是汉族,为南平历史上的大姓,但孟氏有朱提孟氏和建宁孟氏之分。朱提孟氏自西汉时就有在内地为官者。而建宁孟氏是朱提孟氏南迁而来的。三国时有孟琰(朱提)、孟获、孟干、孟通等。彝族中虽有祖先是孟获的传说,但也有彝族帮助诸葛亮打孟获的传说,所以,孟获是南迁的汉族。 这样看来,孔明擒孟获的意义就值得探讨了,孔明为什么要七擒孟获而不杀呢?这是否暗示两家历史上本来就有瓜葛,只不过孟家对孔家的本事不那么信服,想试试孔家的本事? 考察历史上孔孟两家的关系往来,最令人关注的还是孔子和孟子的关系,孔丘的哥哥名叫孟屁,这是再直接不过的关系了,因此孔子在办学时很注意收孟家子弟为徒,比如孟懿子, 孟家拜师也很注意拜孔家人为师,比如说孟子师从孔子的孙子孔汲。孔明是从山东南迁,孟获也是南迁,孟获的老家亦可能与孔明有关系,要不二人为何发生七场模拟战争而无一兵一卒损失?甚至在民间还流传孟获七擒孔明的故事,也是啥屁问题没有,都说明二人关系不同一般。究其渊源,孔明很可能就是孔丘的后代子孙,孟获很可能就是孟柯的后代子孙。另外,孔丘——孟懿子,孔汲——孟柯,孔明——孟获三个师生组合给我们以什么启示呢?一个丘,一个懿,真的很搭配,一个学富如山,一个嘴甜如蜜,真是一对好师徒,再来看一个汲,一个柯,一个是井水,一个正好是担桶,也是一个给予,一个索取,也是一对好师徒之意,最后再看一个明,一个获,一个凡事都懂,一个要获取知识,也是好师徒之意。这孔孟两家连起名字都是世代蕴含师生之情,真是令人惊异不已。这难道还不能证明诸葛亮与孔子、孟子有世代渊源关系吗?你不要以为这是我凭空的帮他们胡拉关系,这令人费解的师徒关系网在以后的年代仍然继续存在,我们在清代小说《水浒传》中见到的孔明、孔亮,还有孟康就是其中一例,孔明、孔亮——孟康,前者机智英明,后者健康成长,这也是一对好师徒的写照,只不过这时候孔家是两师一徒,有别于以往。孔孟两家这种以师徒关系联络感情的方式应该说在中国历史上是屡见不鲜的,不光是在学术领域,在工商业,尤其是手工业领域更为多见,一直发展到今天都十分时新,这种联络感情的方式有别于直系亲属和旁系亲属关系,也有别于皇亲国戚关系,还有别于官宦阶层之间的交往,但是,一般中国人家庭之间拉关系都是通过婚丧嫁娶和节庆婚典互相走门穿户,象孔孟两家通过取名来加强关系的情况还是不多见的,这说明孔孟两家十分珍惜这种古已有之的师徒关系,并将其固定化,这样做的目的究竟何在呢?这样做对孔孟两家有什么好处呢?这样做是随机抽取还是专门世袭的呢?这种做法在民间有没有普及呢?这都值得我们推敲。

  四、孔子孟子的邻居也是伟大的思想家 

春秋战国时期的中国著名学派——儒家的创始人孔子、孟子既是政界精英,又是学界名流,门下弟子无数,这些孔孟门人分别讲孔孟的言论和故事记录下来,写成了千古流芳的哲学名篇《论语》和《孟子》,因而引起后人对他们的关注。孔子弟子三千,其中各方面修养俱佳的有七十二人,称做七十二贤,其中公冶长,公晳哀,公伯寮,公西赤,公西舆如,公西蒧,公孙龙,公祖句兹,公良孺,公肩定一家十口是孔子的门生,颜渊,颜无繇,颜幸,颜祖,颜之仆,颜哙,颜高一家七口均是孔子的门生,冉伯牛,冉雍,冉有,冉孺,冉季一家五口是孔子的门生,漆雕开,漆雕哆,漆雕徒父一家三口是孔子的门生,秦祖,秦商,秦非一家三口是孔子的门生,曾参,曾点一家两口是孔子的门生,商瞿,商泽一家两口是孔子的门生。孔子办学也遵循就近招生的原则,门生也大多和孔子是一个国家的人,即鲁国人,孔子家的邻居们也是踊跃报名入学,其中以公家,颜家,冉家,漆雕家,秦家,曾家和商家为多,说明孔子的邻居依次为公,颜,冉,漆雕,秦,曾,商家,加上孔家,一共是八家,分别是孔—北,公—东北,颜—东,冉—东南,漆雕—南,秦—西南,曾—西,商—西北依序分布,孔子主政期间,为了能区别行政和经济,特遣公家主持行政事务,遣商家主持经济事务,故后人把公家做为维天下人办事解释,把商家当做经济商业理解,这样一来,孔子若忙其他事情就要有劳其他邻居了,颜家和曾家是他的首选,冉家和秦家是其次,漆雕家是候补,这样漆雕家就专营室内装修 ,冉家参加了孔子的学术论文出版的全过程,颜家因为颜渊早逝一事无成,曾家则自立门户自成一派,与孔子同增日月之辉,最没出息也找不到理由解脱的是秦家,但是由于成绩尚可也勉强名列七十二贤之中。

  孟子有多少学生呢?据说有上万人,孟子在齐国任教时,齐宣王特批孟子可招一万名学生,并赏给孟子1万只钟,只不过孟子是否接受了这一工作,现在众说纷纭,孟子的学生比较能干的有乐正克、万章、公孙丑、浩生不害、孟仲子、陈臻、充虞、屋庐连、徐辟、陈代、彭更、公都子、咸丘蒙、髙子、桃应、盆成括、滕更 ,其中值得注意的是有两名陈姓学生,陈臻、陈代常随孟子左右,这样看来,孟子家当时只有陈家一家邻居,这明显表明,孟家身家十分显赫,大大超越来了孔子一家,孔家有七个邻居,而孟家只有一家,而且根据《论语》和《孟子》两书对比可以知道,孔子出们则遇乡野农夫,孟子出门则遇王亲贵族,这也表明孔孟不是一个层次的人家,因此可以断定,孔子办学完全是为了生存,而孟子办学完全是为了消遣,孔子的儒学是穷人的儒学,而孟子的儒学则是富人的儒学,二者之间有很大的区别,孔子因为和广大的人民群众同呼吸共命运,因而治理国家得心应手,深得百姓的拥护,大有独揽大权的架式,其主要思想是随遇而安的思想,而孟子因为只有陈家一个邻居,和老百姓来往不多,因此他的治理国家的办法就只有和齐宣王彻夜闲聊,其主要思想也就是天时地利人和的思想,这表明儒学在中国历史发展的不同阶段有不同的思想内容,除了与其他学派相互交融以外,就是不同阶层的人群用儒学武装自己,进行参政议政执政。

  五、孔子为何极力反对小康社会 

中国近代史上有两次重大的运动,茅头都指向孔孟之道,一次是1919年的五四运动,一次是1974年的批林批孔运动,这两次反对孔孟之道的大运动通过全国人民的广泛参与,高端人士的深入揭批和对孔孟遗物遗迹的剧烈破坏,使流毒几千年的孔孟学说和影响暂时退出了历史舞台,取而代之的是革命之道,民主之道,共产之道。而在当前,我们正面临着深化改革和反腐倡廉两项重大任务,有必要再次对孔孟之道举起我们手中的刀枪。

  “打倒孔家店”是五四新文化运动的纲领性口号,五四运动对孔子及儒学进行了深入的批判, 最主要的五位代表人物——蔡元培、陈独秀、胡适、李大钊、鲁迅,主张彻底否定孔子,蔡元培当教育总长时,把经学搞掉了,废止读经,反对尊孔,下令小学堂读经科一律废止,五四运动中的名将之一的吴虞是“打倒孔家店”的英雄,胡适首次提出“打孔家店”,陈独秀高举“打倒孔家店”的大旗,李大钊在《自然的伦理观与孔子》一文中也对孔子进行了毫不留情的抨击。鲁迅在《在现代中国的孔夫子》一文中无情地嘲笑了到处碰壁的孔子,说他还不如一块砖头。从五四运动到当今时代,就是打倒孔家店, 反对封建文化,直捣封建主义思想的老巢孔孟之道。五四新文化运动的主要思想是科学民主、综合创新,主要传统文化的激进主义。

  批林批孔运动是1974年1月18日至6月,经中共中央主席毛泽东批准,在文化大革命中发起的一次批判林彪和孔子两个人为主题的政治运动,“批林批孔”的“林”是指林彪,“孔”是指孔子。毛泽东把批林和批孔联系起来,目的是为防止所谓“复辟倒退”,防止否定“文化大革命”,“批林批孔”运动遂在全国开展起来。毛泽东说,秦始皇是中国封建社会第一个有名的皇帝。中国历来分两派,一派讲秦始皇好,一派讲秦始皇坏。我赞成秦始皇,不赞成孔子。全国人民对反动的孔孟之道进行了无情的揭露和批判。

  孔孟之道为什么这样令人痛恨呢?首先孔孟都主张克己复礼,主张灭人欲,行天礼,这是十分可笑的,试问没有人欲的社会讲什么礼性干什么?又试问这些礼性是从哪里来的,它们不正是从人们的生产生活的实践中也就是人欲之中来的吗?当然孔孟脱离实际瞎编乱造的所谓礼义廉耻除外,那些只有他两个能理解是干啥用的。其次,孔孟独尊儒术,反对诸子百家,这也必然被历史所抛弃,被人类所不耻,尤其是到了21世纪,中国全面实行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全面实行了对外开放,并向全面小康社会迈进,孔孟之道因循守旧,而且从一开始就反对小康社会的宏伟蓝图,因此必将被彻底否定,就像它在20世纪初的遭遇一样,只不过那时是为了一次思想革命,而这次是为了一次社会革命。

  孔子极力反对小康社会,说它是动乱的社会,各亲其亲,各子其子,货力为己, 孔子编造了大同社会,胡说人人抱着别人父母也是我的父母,别人的子女也是我的子女的态度,老弱病残幼都养活起来,人人安居乐业,路不拾遗,出不闭户,没有偷盗,没有作乱的人。孔孟明显是痴人说梦,要不就是欺世盗名,难怪在五四时期就有人给孔孟冠以盗孔,盗孟的骂名。中共十八大三次会议提出全面实行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是我们21世纪各项工作行动的指南,我们要彻底抛弃反动末落得孔孟之道,对孔孟反对小康社会的种种言论要十分警惕,要十分注意根除其影响,消除其流毒,着重宣传好、解释好社会主义小康社会理想蓝图,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小康社会扬鞭奋进。


6365826354654260439511026

阅读 8948
分享到:
评论列表
暂无评论,期待您的精彩留言
发表评论

已输入0/200 个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