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武冈资讯 最后的声音

最后的声音

周宜地 2017-02-07 09:10 2
黄高远点评:沉痛悼念武冈文坛名宿之洛先生!

最后的声音

(图为2010年周宜地陪之洛老师参观陈家祠)

2月6日早晨, 三畅在电话中告诉我, 之洛老师仙逝了。我一下愣住了。

在此之前,我多次给住在医院的之洛老师打过电话。其中两次,听到之洛老师的声音,但很难听出他说的话。1月27日,我又接通之洛老师老的电话, 我说, 我是宜地。他回了话,说,宜地,之后就没有声音了。听得出,老师已经很累了。

这是他留给我最后的声音,也是永远的声音。 现在,守着老师最后的声音,我不知道应垓说些什么。

其实,我应该记住的何止这最后的声音?此时此刻,我还想起他最后一次对我的作品的点评。

老师在读我的中篇小说《人在江湖》有感中说,“读罢周宜地先生的中篇小说《人在江湖》,心情是复杂的。说心潮起伏,也不为过。很自然地,我想起了二十多年前,青年时期的他所写的《九癫子说书》、《拗相公出山》等脍炙人口的短篇佳作,觉得那人物的鲜活、运笔的幽默、不失清纯的风味,与现在凝重、沉着,着墨社会深层、人物灵窍的情韵之间,有一条一脉相承的发展线,这就是作者随着时代的发展迈着结实有力的脚步。我这样说,不只是就面向生活的题材选取,主要指的是创作思想,觉得作者伴随着时代的前进,完成了对文学实质理解的大跨跃。作者通过自已的小说《人在江湖》,表现出开始进入从人性的高度理解社会、解剖人物、铸造人物心灵的文学人性世界。”

在这里,老师在告诉我要“从人性的高度理解社会、解剖人物、铸造人物心灵的文学人性世界”。

这是老师最后一次对我进行文学创作指导。此时此刻,我只能说,老师,你最后留下的声音与指点,我会铭记在心。

安息,老师!

阅读 1.5万
分享到:
评论列表

月之影

武冈籍文学青年周宜地呕心沥血写了一部中篇小说《昨夜风暴昨夜雨》,被《芙蓉》丛刊的一位编辑看中,准备带去发表,鲁之洛却不同意,说还要改。当时周宜地十分不满,担心失去一次跻身文坛的宝贵机遇。几个月后,修改后的稿子被《湖南文学》主编看中,在1999年第三期的《湖南文学》头篇刊出。直到翌年周宜地因此文获得全国大奖时,他才理解了鲁之洛的良苦用心。 周老师,这是一篇相关报道中的一段。 借周老师的地盘,愿鲁老一路走好。

367年前

水云生

在武冈,凡为文者,无不为之恸容!呜呼哀哉!

337年前

发表评论

已输入0/200 个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