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武冈文学 节日的灯火

节日的灯火

舟子 2016-09-23 09:35

东莞所有的节日,似乎都是很讲究灯火的。火是灯之母,灯是火之魂;灯与火,骨肉相连、生死相依;节日的灯火,象征着温暖和光明、美好和希望。

灯火,是黑暗中光明的使者,无论是在城市还是乡村,她永远是温暖的载体,衍于人心的美好向往。相信有光明的地方,就有人类的文明;有灯火的地方,就有人类的繁衍生息、文化传承。在东莞的民间,节日的灯火,寄寓的不仅是宗族香火的延续与兴旺,还寄托了人们渴求生活吉祥如意、美满幸福的真挚祈愿。

莞城的千角灯,承载着传宗接代的宗族使命和美好寓意,照亮了宋代通往后世的长长历史甬道,薪火相传,一直走到了今天。据有关史料和《赵氏族谱》记载,赵匡胤的小妹赵美容(皇姑)因逃难定居东莞,她凭记忆中皇宫灯的样式,指导莞城艺人扎作“千角灯”,并亲手绣上“二十四孝图”的灯带24条,称为“皇姑带”(文革时已被毁)。千角灯取宋代八角宫灯的形式,由东莞赵氏家人制作,每十年制作一盏新灯,其纸扎工艺并无图纸,也无样本留传,只由师傅口传身授,制好后于正月悬于莞城赵氏宗祠内,供人瞻观。所制作的灯,有一千个角,缀有一千盏灯,灯身为多个不同的立体三角形组成,集书画、剪纸(刻纸)、刺绣等优秀民间手工艺于一体。原用油灯盏,后用煤油灯,1949年后改用电灯。每年春节,人们观看千角灯,企求添丁,成了莞城风俗。1937年(民国丁丑年)东莞诗人杨鹤宾《东莞竹枝词》载曰:“一灯千角庆元宵,赵氏天潢衍宋朝。但愿灯花来报喜,三年抱两饮灯烧。” 2004年初,莞城区人民政府为了重显千角灯这一民间工艺瑰宝,邀请原莞城工艺厂87岁的张佛和84岁的尹全老艺人制作千角灯,两位老艺人在耄耋之年,领着两家人,经过八个多月的艰苦制作,终于制作出一个宽达3.5,高达4.5的千角灯。24条灯带由莞城画家共同绘制,当年914日在人民公园博物图书馆对外展出,不少香港同胞闻声而来。2005年千角灯在沈阳展出,获得中国民间工艺“山花奖”金奖第一名和“中华第一灯”光荣称号。因为其历史悠久,体积巨大,工艺精湛,又被称为千古一灯,2006年入选中国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千角灯的得名来源于东莞的当地方言,过去千角灯一直放在赵家祠堂中,只要赵家有人生了孩子,就会把灯拿出来点上。添人称添丁,而添角与添个发音相同,其意义是取千角千灯人丁兴旺,千花本同树、千角本同根的谐意,寓意“百子千孙”传宗接代。

在东莞,每个地方每年正月里由千角灯演变举行的“开灯”、“结灯”仪式,一直就是民间经久不息的宗族盛事。以厚街习俗为例,谁家喜添新丁,来年正月便要举行“开灯”仪式,宴请宗亲兄弟及亲戚们饮灯酒,“开灯”的日子按姓氏不同而不同,一般要从正月初二到十三之间挑选一个吉日进行。古时有规矩,正月十三日为“灯头生日”,过了“灯头生日”就不能“开灯”了,所以不少人家,会找算命先生配合男丁的八字挑选“开灯”吉日。“开灯”要挂八角大纸灯和准备“开灯酒宴”,做一个八角大纸灯需要一个多月的时间,“开灯”的家庭,一般都会提前两三个月预订纸灯;“开灯酒宴”因为正月“开灯”人家多,则更要在男丁刚出生时就去酒店提前预订了。“开灯”时,孩子的父亲在祖先及神台前点一盏直八角大纸灯,并摆上用茨菰(寓意生儿子)做料的9个菜以及桔子(寓意大吉大利)祀神。祀完神后,孩子的父亲再拿小刀在灯上剖一瓣,“开灯”仪式就算正式完成了。开过灯”的男丁,寓示着健康成长,长大后肩负家族兴旺的重责。而“结灯”,一般在正月十五或者十六,“结灯”时可以放下八角大纸灯,撕下几瓣灯瓣后,放在桶里烧掉,但其余的灯,要一直挂下去。

在东莞的洪梅镇,洪梅花灯由来已久,源于汉代,盛于唐代,品种繁多,有添丁灯、长寿灯、棱角灯、龙头灯、鱼灯、中秋灯等,是东莞现存最具岭南传统特色的民间手工艺品之一。洪梅花灯的制作,一般选用竹篾枝条等为原材料,先扎制成各式各样的造型,再选用各种染色纸帛和金银箔纸等,剪镂出千姿百态的花草树木、虫鱼鸟兽、人物图案等,镶嵌粘贴于灯体外。关于洪梅花灯,民间也流传着一个美丽的神话传说:

很久很久以前,有一只神鸟因为迷路而降落洪屋涡、梅沙的地方,却意外的被不知情的人给射死了。天帝知道后十分震怒,就下令让天兵于农历正月十五到人间放火,要把人类通通烧死。天帝的女儿心地善良,不忍心看洪屋涡、梅沙等地老百姓无辜受难,就冒着生命的危险把这个消息告诉了洪屋涡、梅沙等村的老百姓。大家听了这个消息,吓得不知如何是好。这时有位善良的老人家想出个法子,他说:“在正月十三、十四、十五这三天,每户人家都在家里挂起红灯笼、点爆竹、放烟火。这样一来,天帝就会以为我们都被烧死了”。大家听了都点头称是,便分头准备去了。到了正月十五这天晚上,天兵往下一看,发现人间一片红光,以为是大火燃烧的火焰,就禀告天帝不用下凡放火了。老百姓就这样保住了生命及财产,过上了和谐幸福的生活。以后洪梅镇的老百姓每到正月十五,家家户户都悬挂灯笼,放烟火来纪念这个日子。

事实上,洪梅花灯之所以如此出名,同东莞其它地方一样,还是要归功于民间流行的“开灯”习俗。洪梅花灯,承载着添丁添福、幸福美满、前途光明等美好的祝愿,已经成了洪梅的文化品牌,在历届举办的洪梅花灯节中,“添丁添福”作为洪梅花灯的核心文化元素,通过生动有效的表现形式,点亮花灯、传递幸福,将现代与传统、观赏性与艺术性、福文化和节庆文化融为一炉,有效营造和提升了“天赋水乡、福地洪梅”的形象。

在东莞的石排镇,塘尾村,农历七月初七,中国传统“七夕”节,这是该村一年一度“康王宝诞”民俗文化活动的最后一天,也是最重要的一天。“康王宝诞”民俗活动有着悠久的历史渊源,被誉为岭南地区明清民俗的“活化石”。 康王名叫康保裔,为北宋抗辽名将,忠义名闻天下。据《宋史》记载:咸平二年十月,辽国大举入侵北宋,康保裔率军与辽军激战于河间,因孤军被困,力战至死。康保裔殉国后,民间因其忠义,建庙供奉。石排镇塘尾村及附近村民,多信奉康王,“康王宝诞”民俗活动也在这一带广泛流传,历数百年沧桑而经久不衰。2006511,经广东省政府批准,“康王宝诞”被正式公布为第一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当天晚宴过后,便是本次“康王宝诞”的重头戏“福灯竞投”。传统上,村民们都认为康王灯笼能给村民带来好运,让村民安康幸福,所以竞投十分激烈,场面十分火爆,只见会场上轮番叫阵,竞投价一路飙升。每只灯笼竞价高到无人再投时,待三唱过后,铜锣声落,即为竞投成功。竞投者以高价竞投这样的实际行动表示对家乡塘尾村的大力支持,同时也真挚表达了对村民们的美好祝愿。竞投所得资金,将用于下一年"康王宝诞"民俗文化活动,以确保“康王宝诞”这样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年年实现“可持续发展”。

在东莞虎门,农历八月十五,旧时的中秋节当晚,除了吃月饼,虎门的小孩还有一个很好的玩意,就是“担灯笼”。以前的灯笼一般都是用纸制作的,里面放一根蜡烛照明。有耐心的父母,还会用柚子皮给自己的小孩制成灯笼,明亮的灯火带着阵阵的柚果清香,往往使人爱不释手。按习俗,中秋节(阴历八月十五)和追月(阴历八月十六)那两天晚上,家家户户的小孩都会“担”着自己的灯笼到处游玩,并唱着“中秋节担灯笼,今晚唔‘嘣’(着火),听(明)晚‘嘣’(着火)”的歌谣。而往往就在此时,总会有一些年纪稍大的小孩,躲藏在黑暗处,利用自制的橡皮叉(弹弓),射击小孩手中的灯笼。灯笼若被射中即时会着火,小孩的玩具就没有了。但小孩们却很享受这样类似博弈的游戏,一边是要防止自己的灯笼被射中,另一边是要命中想射的目标。而现在小孩玩的灯笼,多采用透明塑料胶制成,款式和品种可谓令人眼花缭乱、赞叹不止,日式、中式都有,飞机、鲤鱼、卡通人物、八角花灯、走马灯、大小各异的红绸灯笼都有,但传统的、古式的灯笼,却难以再找得到了。

东莞的一些市镇,直到现在中秋节都还保留着竖灯笼(即竖旗杆)的风俗,盛行于商店,家庭亦不少。旗杆用长木和竹续成,高者十余丈,矮者二三丈。初竖时,只悬国旗一幅,每晚点灯笼一二个,烧炮竹一二串,由十三至十六四晚,每晚则以灯笼结成“中秋佳景”、“一本万利”、“天下太平”等等字样,还要放烟花、鸣炮竹,声响此起彼伏,有如比赛,热闹不休。还有很多地方,是一定要放孔明灯(即放纸灯)的,该灯以纸制成球形,纵横一尺五寸左右,下半罩以铁线纲,用油浸透的纸塞灯内,在旷地燃着,则渐渐上升云表。在下观之,如流星闪烁,间有穿入云里,踪迹杳然,俟油纸烧尽,然后掉下。

在笔者打工的东莞沙田镇,我还有幸在水文化节的开幕式上,见证了疍家渔艇的千船渔火。在夜幕沉降下的沙田文化广场边、淡水湖河畔,周边所有建筑的现代化灯火刹那间全部熄灭,只见江中众多渔艇一字儿排开,星星点点的渔火,宛若萤虫闪烁,在浆声灯影里,粼粼波光里,淡淡水意里,疍家的咸水歌(20076月,沙田咸水歌成功申报列入广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此起彼伏,声声入耳,丝丝上心,美如天籁。

那一刻,我发现我的身心与魂灵,也如一缕光、一缕风,浑然不觉地、悄没声息地、完完全全地,消融在这莞邑节日点点灯火的光与影中去了。


阅读 1.2万
分享到:
评论列表
暂无评论,期待您的精彩留言
发表评论

已输入0/200 个字!